提高职中物理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学文网 2017-01-02 00:00:00
【关键词】职中物理 课堂效率 综合能力培养
一、职中物理课课堂教学现状
职中教育是为了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实用型人才,职中物理教育主要目标是通过物理学习,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服务社会。职中物理教育的主要教学对象是初中物理成绩居于班级中下等的学生。这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严重缺乏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在职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难。
学生从初中升入职业中学,所接触到的物理知识从深度到广度都有很大不同。职中物理教学中,教学内容偏向于理论知识,考虑问题时都是在理想化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缺乏在理想模型和实际应用之间的搭建,学生对于各种物理现象、物理问题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对于物理学的应用讲解较少,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脱节,使学生进入了物理无用的误区。
二、提高职中物理课教学效果的可行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物理教学和实际生活及专业课程学习的结合。
1.结合案例进行物理教学。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看到物理学的实际应用,还是许多专业课的基础课,打破"物理无用"的观念桎梏。物理学的一些基础规律的理解,可以采用基础实验的方式来验证,使学生对物理学原理和规律有直观感性的认识;结合物理实验,分析学生在实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主动进行实验设计,通过设计性实验,增进对物理理论的理解,拓宽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另外,可以联系学生学习专业,增加物理知识在本专业的应用,适当介绍物理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将专业课的课相关物理问题作为物理课堂的讨论话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专业问题,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2.把握层次,打牢基础。职中学生的整体基础较差,物理学习的难度较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节奏,快慢把握要得当,狠抓基础,注重层次。
(二)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避繁就简,不要统讲全部内容,让学生自学基础章节,以自我思考的方式列出章节重点,难点,教师通过相关的作业,考察学生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从教科书、学习指导书中发现错误,培养学生怀疑能力和求证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教师要根据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也可以自主编写学习指导书,完善课堂多媒体课件。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如电磁感应原理、多普勒效应、磁的应用等提出各种设想,并尝试解决。很多同学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都曾尝试运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也是提高物理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
4.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保证课堂教学的目标实现。以楞次定律的应用为例,产生感生电流的情况多种多样,如闭合回路的面积发生变化、切割磁力线、磁感应强度变化等,教师如果各类题型都讲,时间上不允许,效果也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精选一题进行深入讲解,把原因归结到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变化,然后通过楞次定律进行解题。解答完毕之后,再选另一种情况,让学生自己分析,启发学生用同种方法独立解答。
5.合理提问,重点点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弊端,就是教师备课只注意教材不注意学生的情况,教师单纯讲,学生单纯听,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很累,学习效率自然很差。加强针对性教学是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重要方法。针对性教学主要是引导性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答案。
职中物理内容多,学时少,相对跨度大,知识结构前后联系紧密;职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难度较大。只有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重视物理理论和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创新能力,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在新课改的契机下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建.提高职中物理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考试周刊.2009(48).
[2]陆雪峰.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中物理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0(12).
(作者单位:铜山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李文亮
系统推荐